家長陪同子女使用互聯網, 老師面對互聯網, 青少年上網樂趣 青年網站 u21 香港青年協會網站
 
2010 年 3 月 : 你 , 偷 看 子 女 上 網 ?!

在msn 聊天時,一位朋友既沮喪又氣憤地跟我說,他發現女友偷看他的上網紀錄,又翻查他的msn聊天記錄。他女友還堅稱:「光明正大,怕什麼我看?」。他忍受不了,與她鬧翻,關係近乎缺裂。這情況不是搬出「私隱條例」就能解釋,而是,他倆的關係已失去了最重要的兩個元素:互信和尊重。沒有了信任,再清白的行為也會引來對方懷疑;沒有了尊重,再好的動機亦被視為侵犯。

同一處境,搬到父母和子女身上,又是否可以接受?

近日一項調查發現,受訪的四份一家長承認曾偷看子女瀏覽網站的紀錄,原因看似義正澟然:擔心子女誤交損友,以及瀏覽不良網站。

家長對互聯網可說又愛又恨,既想子女追上學習的步伐,但又怕子女受互聯網傷害。於是,每當我在工作坊上,向家長介紹「過濾軟件」的時候,他們都表現雀躍,尤其最喜歡「監看子女瀏覽網頁紀錄」這一功能──可以名正言順的「偷睇」!我明白為人父母,擔心子女學壞很正常,但我同時會問家長幾個問題:「你們會否告訴子女,你正在監看他們上網嗎?」、「你會否告訴子女,你監看的範圍?」、「如果子女已經答應不看不良網站,你仍會否堅持安裝過濾軟件?」,場面一度沉靜,家長都無言以對。

時移勢易,今天的青少年同樣需要信任和尊重。舊日的「不准這,不准那」已經不合時宜,在限制某種行為時,需要理由,處理不當便會演變成衝突。我希望家長深思是否需要「偷看」子女上網,是否需要使用過濾軟件。

最後,我建議家長學習使用互聯網,到facebook 開個戶口,到youtube 看齣好影片,既可追上潮流,又可拉近和子女間的距離。家長以身作則,主動把自己的網誌分享給子女閱讀,比偷看子女的網誌好;適當的時候,在子女的facebook上留言,比開口說話更好。做個「潮」一點的家長吧!